6月5日,2021“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活动现场表示,要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总抓手,推动制定实施碳达峰行动方案,进一步强化降碳的刚性举措。
记者发现,多地举行的相关活动中,“碳达峰”“碳中和”都是关键词。
黄润秋: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黄润秋在“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现场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就是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发展的做法,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从一味地利用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转变。
“我们将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要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不断改善空气、水环境质量,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风险,让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黄润秋说。
在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监管方面,黄润秋强调,要推动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推动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北京:正在制定碳中和时间表
6月5日上午,“碳达峰碳中和北京行动高端论坛”在北京规划展览馆举办。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贤姝表示,自2020年9月我国对外宣布2030碳达峰和2060碳中和承诺以来,按照国家统筹部署,北京市正在按国家有关规定开展碳达峰评估,并研究制订北京市碳中和行动纲要。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明登历透露,北京正在制定碳中和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重要的方向一个是节能,提升能效;另外一个是从几个方面,比如减煤、减油、少气,来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的增长。同时,我们要大力发展本地的可再生能源,比如说光伏、热泵技术,还要加大引进域外的可再生能源。多管齐下,会涉及我们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活动中,院士、专家为北京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出谋划策,5家首都头部企业联合发起低碳发展倡议,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及大学生代表共同发出“减污降碳,共建美丽北京”倡议。
长三角:经济增长中碳排放占比持续下降
“从数据上来看,长三角经济增长已经不太依赖碳排放,而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长三角碳达峰实践对中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说。
6月3日,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1年圆桌会暨生态环保国际合作高层对话在江苏苏州召开,集中关注了长三角地区碳达峰、碳中和的实践、挑战与策略。
实现碳排放达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阶段和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标志之一。一般来说,GDP的增长会产生能源消耗、排放温室气体,如果单位GDP产生的温室气体不变,那么,GDP越高,碳排放总量就会越大。但我国的能源结构是以高碳的化石能源为主,占比达到约85%,其中煤炭的占比达到57%,碳达峰行动仍面临巨大的挑战。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柏国强指出,长三角地区人口集中、产业集中、地域有限,制约着减排工作的展开。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所长赖力强调,由于江苏能耗基数大、传统产业比重大,转型相对困难,在碳中和过程中仍需外部清洁能源输入和先进技术支撑。
针对目前碳达峰、碳中和所引领的绿色转型需要,柏国强建议各方综合发挥作用。他以上海为例,提出充分利用上海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的研发能力,借鉴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功能型平台建设的经验,加快推进上海市低碳绿色领域研发功能性平台建设,以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方式,结合绿色技术银行、绿色发展基金和绿色金融,打通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为创新绿色技术产品的研发、孵化和产业落地推广提供综合服务平台。